Day 2 - 為什麼要用 TypeScript 開發 Node.js?(價值、趨勢)
在開始之前,先讓我們來談談今天的主角 —— TypeScript。
許多人在接觸 TypeScript 的第一反應是:「這不就是 JavaScript 加上型別嗎?」沒錯,這句話雖然簡化了很多細節,但卻說中了核心。TypeScript 本質上就是 JavaScript 的超集(superset),它在 JavaScript 的基礎上加上了型別系統與一些進階語法糖,讓開發者能寫出更可靠、更可維護的程式。
一、TypeScript 簡介與發展歷史
TypeScript 由 微軟(Microsoft) 團隊在 2012 年發表,設計之父是著名的程式語言專家 Anders Hejlsberg,他同時也是 C# 的主要設計者。當時 JavaScript 在大型專案中經常遇到可維護性與錯誤檢查的瓶頸,因此 TypeScript 誕生的目標就是:
👉 讓 JavaScript 更適合大型專案的開發。
隨著前端框架(Angular、React、Vue)逐漸壯大,以及 Node.js 進軍後端,TypeScript 的生態圈也迅速擴展。
二、TypeScript 與 JavaScript 的關係
可以把 TypeScript 想成是 加強版的 JavaScript。
- JavaScript:瀏覽器和 Node.js 都能直接執行的語言。
- TypeScript:在 JavaScript 的基礎上,增加了 型別系統、介面(interface)、泛型(generics) 等功能。
所有 TypeScript 程式碼最終都會被「編譯(compile)」成純 JavaScript,才能在 Node.js 或瀏覽器中執行。換句話說:
💡 任何合法的 JavaScript 程式碼,本身就是合法的 TypeScript 程式碼。
三、TypeScript 的優點
那麼 TypeScript 到底解決了什麼痛點呢?以下列幾個主要優點:
- 靜態型別檢查
- 在編譯階段就能發現型別錯誤,減少 runtime bug。
- 例如:
1
2let age: number = 25;
age = "twenty-five"; // 編譯錯誤!
- 更好的 IDE 支援
- 自動補全、即時型別提示與錯誤檢查,都比純 JavaScript 更精準。
- 這能大幅提升開發體驗,尤其在大型專案中。
- 程式結構更清晰
- 使用 interface、type、enum 可以清楚描述資料結構,團隊成員更容易理解。
- 降低維護成本
- 型別提示與嚴格檢查,讓新成員接手專案更容易上手,也避免「看名字猜型別」的情況。
四、為什麼要用 TypeScript 開發 Node.js?(價值與趨勢)
很多人會問:
Node.js 已經用 JavaScript 就能開發了,為什麼還要多學一個 TypeScript?
理由其實很簡單,歸納成兩個關鍵字:價值與趨勢。
1. 價值
- 提升專案可靠度:伺服器端通常牽涉到資料庫、API、使用者資料,任何錯誤都可能導致重大問題。TypeScript 的型別檢查能大幅降低這種風險。
- 更好的團隊協作:Node.js 專案通常不是一人獨自開發,而是多人協作。TypeScript 的型別定義就是團隊之間的「契約(contract)」,避免誤解。
- 長期維護更輕鬆:後端系統常常需要跑好幾年,TypeScript 能讓專案在 1 年、3 年後依然可讀、可維護。
2. 趨勢
- 主流框架全面支援:像是 NestJS、Next.js 都是以 TypeScript 為核心打造。
- 開發者市場需求:求職網站上,TypeScript 幾乎已經是 Node.js 工程師的必備技能。
- 生態系成熟:越來越多 npm 套件都提供官方的型別定義,不再需要自己額外補齊。
換句話說,現在的 TypeScript 已經不是「可有可無的加分題」,而是 Node.js 開發中逐漸成為「基本配備」的技能。
結語
總結來說,TypeScript 不是要取代 JavaScript,而是要 讓 JavaScript 更適合在大型、長期、多人協作的專案中發光發熱。
在 Node.js 的後端開發世界,可靠性、維護性與可擴展性是第一優先,而這正是 TypeScript 最擅長的領域。
所以,與其問「為什麼要用 TypeScript?」更應該問的是:
👉 如果不用 TypeScript,我會損失什麼?
在未來的系列文章裡,我們會先介紹一些 TypeScript 基礎,然後一步一步示範,如何把 TypeScript 和 Node.js 結合起來,打造一個專案級的開發環境 🚀。